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序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
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 用GA(赤霉素) 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半粒种子中淀粉对显色影响忽略不计)。为验证这一结论,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
GA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
步骤1 |
步骤2 |
|||||||
1 |
0 |
1 |
1 |
带胚 |
25 ℃保温24 h后去除种子, 在各试管 中分别加入1 mL淀粉液 |
25 ℃保温10 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碘液, 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4 |
1 |
0.6 |
去胚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种子 |
++++ |
注: 实验结果中“+” 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水解可生成二糖, 该二糖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 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 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 说明。
为研究高温对盛花期棉花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A、B、C三个品系植株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1)在高温环境下,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原因可能有:
①高温破坏了膜的结构,使捕获(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光反应受到抑制。
②高温下,使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碳反应受到抑制。
(2)三个品系中的品系在高温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最少。原因之一,该品系在高温下更显著,因而能更有效地散热,以降低高温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在30℃时,测定三种品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在P点时,检测的是棉花叶片的。
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往往进行着旺盛的细胞呼吸,但随着氧气含量的变化,其细胞呼吸类型会发生变化。请你依据下面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探究密封容器中已萌发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和分析。实验材料和用具:已萌发成功的蚕豆种子若干,如右图密封实验装置(玻璃管带刻度)两套,清水,NaOH,烧杯等提示:装置内气压的变化可根据有色液滴的移动判断,O2和CO2在清水中的溶解度忽略不计,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实验步骤:
(1)将已萌发成功的蚕豆种子分成等量两份,分别放入上述两套实验装置中,并编号为1
号、2号。
(2)将盛有2ml的和2ml的溶液的两只小烧杯分别放入1号和2号装置内
(3)将上述两套实验装置进行密封,放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等条件的恒温箱中,观察两套密封装置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
最可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1)开始时,;
(2)随后,1号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2号装置有色液滴继续向右移动,说明这一时段种子既进行了有氧呼吸,又进行了无氧呼吸。
(3)最后,分析2号装置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于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和相关结构,请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如图,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2)该生物为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
(3)通过A中某种细胞分裂方式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一般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色盲(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B、b控制;白化(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a控制,请据图回答:
(1)根据如图判断,图右标注①是男,②是女,③是男
(2)8个体是纯合子概率是多少?
(3)10号、1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
(4)若10号12号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