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着“四重四轻”的倾向: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这样的发展方式不能注重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过程的可持续和成果的共享,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2008年,我国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制定工作。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2010年2月28日,《纲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再次征求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2010年3月2日,5名大学生掏粪工和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签订聘用合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民甲说,凭个人本事挣钱,没什么丢人的!市民乙说,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们上学,却找了那么一份工作,太丢人了!当事人张婷说,有人觉得这工作低人一等,但是在我看来,工作不分三六九等嘛!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市民甲、乙、张婷三人的观点。

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表 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8年
2009年
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增长率
10.6
10.2
9.0
6.8
6.2
7.9
9.1
10.7

材料一 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货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材料二 2010年中央确定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8%左右,并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为此,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下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图表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⑵指出材料二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⑶依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策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0年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之一。某校综合探究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东部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周边国家竞争的影响,传统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减弱,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生产要素供给日益趋紧。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具有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环境容量大的优势。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最近两年,皖江城市带引进的省外资金占安徽全省的72%,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占60%左右,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的70%左右来自长三角。
材料三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是安徽省三大地方文化,它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弘扬和发掘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搭建经贸平台为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安徽省举办了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铜陵青铜文化节、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等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⑵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确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所体现的哲学要求。
⑶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安徽省弘扬和发掘皖江文化资源系列活动的意义。

材料一: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组织开张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到中国人物”活动9月10日。“双百”人物揭晓。
材料二:“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在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英雄模范的巨大关怀、体现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坚强决心。“双百”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孕育、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在“双百”人物中,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者;有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贡献者;也有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者。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开展“双百”活动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内容分析党和政府开展此次活动所体现的政治生活原理
(3)“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试分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