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6分)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有关钢铁的腐蚀情况,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水槽中盛装1000 mL水,加入一定量的NaCl 固体溶解后通入SO2气体至溶液pH值约为4左右,另取一支试管(带刻度,规格50mL),一条约5cm的细铁丝,将铁丝放入试管中,加入约  10mL前面配好的溶液,迅速用拇指扣住试管口倒扣于水槽中,用铁架台将试管固定,如右下图。过一会儿:

(1)观察到试管中的液面逐渐下降,这说明
在该条件下,铁丝发生了              腐蚀,
正极材料是      电极反应是                  
(2)再过一段时间发现液面停止下降,并且开始逐渐
上升,露在液面上的铁丝表面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棕褐色,这说明在该条件下,铁丝发生了
           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①总反应为:                                    ;①反应的产物极易被进一步氧化,生成红褐色物质,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铁锈的组成为:Fe2O3·xH2O ,试写出由②反应的产物在通常条件下生成铁锈的反应方程式:
                                                                  
附加题(3)已知原来铁丝质量为2 g,发生(1)情况时,依液面下降的高度折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mL,则此时,铁丝的质量变为         g ,随后液面开始上升,即发生(2)的变化,依最终液面上升的高度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最开始刚倒扣于水槽中试管中溶液的体积多了1.12mL,通过计算,(2)的过程共消耗氧气       mL,若x值为2,那么铁丝的质量应为           g(以上计算有效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60与金刚石一样属于原子晶体
B.干冰升华破坏了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D.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限度之前,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有关
B.炼铁高炉尾气中CO含量不随高炉高度改变而改变,是因为有关反应达到了限度
C.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D.可逆反应的限度不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2、O3互为同位素 B.1H、2H、3H、H+、H2是氢元素形成的五种不同粒子
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素异形体 D.乙烷、甲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Mg2>Al3>F 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C.酸性强弱:Al(OH)3<H2SiO3<H2CO3<H3PO4 D.熔点:SiO2>NaCl>Na>CO2

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原子
N
S
O
Si
半径r/10-10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0.80×10-10 m  B.1.1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