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只有Fe2+ | B.只有Fe2+、Cu2+ |
C.只有Fe3+、Cu2+ | D.有Fe3+、Fe2+、Cu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2、BF3、PCl3这三个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均未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B.在干冰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有6个紧邻的分子 |
C.在NaCl晶体中,Na+的配位数为6 |
D.金属导电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
0.01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溶液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为()
A.[Cr(H2O)6] Cl3 | B.[Cr(H2O)5 Cl] Cl2·H2O |
C.[Cr(H2O)4Cl2] Cl·2H2O | D.[Cr(H2O)3Cl3]·3H2O |
某气态烷烃和气态炔烃的混合烃2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 2.8L、水蒸气3.2L(同压且同在200℃下测定),该混合烃可能为()
A.CH4 C2H2 | B.C2H6 C2H2 | C.C3H8 C3H4 | D.CH4 C3H4 |
下列化学反应的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新戊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 |
B.丙烯与氯化氢加成 |
C.CH3CHBrCH3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
D.CH2=CH−CH=CH2与等物质的量的Br2(水溶液)反应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
B.甲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乙烷不能 |
C.苯酚与溴水作用得到三溴苯酚,而苯与液溴作用,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得到一溴代物 |
D.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