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确定A、B、C、D、E各为什么物质: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一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某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注: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诺洛芬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填名称)。
(2)反应①中加入的试剂X的分子式为C8H8O2,X的结构简式为
(3)在上述五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4)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金属铝、铁、铜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聚合硫酸铁(简称PFS)的化学式为[Fe(OH)n(SO43-n)/2]m是常用的水处理剂,与PFS中铁元素价态相同的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下列关于[Cu(NH34]SO4、K4[Fe(CN)6]、Na3A1F6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三种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均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b.[Cu(NH34]SO4中含有NH3分子,其水溶液中也含有大量NH3分子
c.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氮元素
d.K4[Fe(CN)6]与Na3AIF6的中心离子具有相同的配位数
(3)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相同,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_____________,
(4)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所示),a位置上的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则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g·cm-3,则铜原子的直径约为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列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正极材料为LiCoO2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但钴的资源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1)橄榄石型LiFePO4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可以通过(NH42Fe(SO42、H3PO4与LiOH溶液发生共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经80℃真空干燥、高温成型而制得。
①共沉淀反应投料时,不将(NH42Fe(SO42和LiOH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
②共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高温成型前,常向LiFePO4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除了可以改善成型后的LiFePO4的导电性能外,还能
(2)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I、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

①在上述溶解过程中,S2O32被氧化成SO42,LiCoO2在溶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o(OH)2在空气中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则10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化学式)在350~400℃范围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分子式)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在水溶液中进行)
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C的化学式 ;D的电子式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A、B浓度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元素周期表的用途广泛。
(1)用“>”或“<”填空:

离子半径
非金属性
熔点
沸点
K+_____S2-
N____O
金刚石_____晶体硅
HF____HCl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KClO3晶体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II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①D是 (填离子符号)。
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