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接电源,以A1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反应原理如下:
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解池:2Al+3H2OAl2O3+3H2↑,在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
D.当![]() |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图a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的反应为Ag2S+2e-=2Ag+S2- |
B.图b电解一段时间,铜电极溶解,石墨电极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
C.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 |
D.图d中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
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 (Na+)=c(CH3COO-)+c(CH3COOH) |
B.c(H+)=c(CH3COO-)+c(OH-) |
C.c (CH3COO-)>c(Na+)>c(H+)>c(OH-) |
D.c (Na+) > c (CH3COO-)>c(OH-)>c(H+)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D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溶液的紫色褪去 |
SO2具有还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