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梅光迪说了这样一段话:“诗文截然两途。诗之文字与文之文字自有诗文以来(无论中西),已分道而驰……吾辈言文学革命,须谨慎以出之。尤须先精究吾国文字,始敢言改革。欲加用新字,须先用美术以锻炼之,非仅以俗语白话代之即可了事也(俗语白话固亦有可用者,唯必须经美术家之锻炼耳)。如足下言,乃以暴易暴耳,岂得谓之改良乎?”以下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本段言论是梅光迪针对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文学革命而发出的
B.梅光迪对文学革命中的白话文改革持反对意见
C.梅光迪认为白话文没有美学价值
D.梅光迪对文字改革的态度严谨认真,有可取之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C.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结合下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956年公有制经济较1952年大幅增长主要是土地改革运动的推动
B.1978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C.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大幅度提高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D.各年份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

罗伯特·舍武德认为“资本主义经过罗斯福的手术,资本主义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材料中“新的生命”理解正确的是

A.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B.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C.强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D.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
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发展“混合经济”③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④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