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
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 )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 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
C.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 D.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曾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里的第三次征服应该是强调 ()[
A.平和的重要性 | B.先进的社会文明征服了世界 |
C.罗马法适应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 | D.罗马法超越时间与地域的永恒价值 |
西塞罗有句名言:“执政官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此解读最确切的是 ( )
A.执政官的地位很高 | B.法律至上 | 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 D.法律就是执政官 |
公元前3世纪之后,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
A.法律本身的问题 | 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利[ |
C.罗马的对外扩张 | D.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尖锐 |
《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 ( )
A.习惯法是保护贵族利益的法律 | B.习惯法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
C.习惯法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 D.习惯法是公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