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将遭屠杀——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害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荒唐的借口下发生的?”中,马克思所述的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万县惨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而到了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社会动荡,政治腐败 B.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始
C.工业革命的出现 D.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C.毛泽东模式——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
C.英美“混合经济”的出现
D.中国对经济体制的改革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社会形态转变 B.政权发生更替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