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有关物质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打开旋塞C,使A中液体与H中搁板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关闭C打开E时,则看到G中的蜡烛燃得更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下列有关仪器的名称:A D
⑵请写出上图装置中有关仪器内盛放的物质的名称:A中 ,固体B ,固体F
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发生的有关反应(用双线桥表示其中之一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4)、写出H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图1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 ℃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____________;④低于60 ℃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 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⑷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⑸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⑹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镁在高温下与O2、N2或CO2均可以发生反应,试解决下列问题。
(1)工业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金属镁,不以氧化镁为原料的理由是。
(2)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瓶内壁上有黑色物质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3)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钛(Ti),涉及到的反应步骤为
金属镁的作用为,在Ar气氛中的进行的理由是。
(4)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
Mg+H2OMgO+H2↑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
①导管口间的连接次序是:a →( )()→()()→()()→ h
②通气后,应先点燃(填“B”或“C”)装置的酒精灯,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E的作用是。
③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有(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17.55g氯化钠晶体 |
B.碳酸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浓度偏大 |
E.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可制取Fe(OH)3胶体
F.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以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下图为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装置
A B C
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备下表中气体,请将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中应装的化学试剂填写完整。
气体 |
O2 |
Cl2 |
NH3 |
分液漏斗中试剂 |
浓氨水 |
||
圆底烧瓶中试剂 |
KMnO4 |
可用B装置排液收集气体,气体应从该装置________(填“左”“右”)管口导进,倘若利用该装置收集Cl2,试剂瓶中盛放的试剂为。
C装置用于处理多余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若利用该装置吸收Cl2,此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倘若该装置中仅仅盛放稀硫酸,通常不适合吸收氨气的原因是,若向烧杯中额外再加入一种液态有机物则可安全吸收氨气,这种有机物为。
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等元素的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燃烧分析法。即把已知量的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60℃左右,样品全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时,装置a、b中通常装入的物质分别是、。
(2)开始加热之前,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停止加热后,也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
(3)某次实验中,取用样品烃的含氧衍生物A的质量为2.3g,经测定a装置增重2.7g,b装置增重4.4g。请推算出A物质的实验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经进一步测定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A的分子式为。
(5)实验发现A物质遇金属钠可以放出氢气,则A物质中具有的官能团为。同样取2.3g的A,与足量的钠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量取放出的氢气。量取气体时操作水准管的注意事项为。将量取的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体积为cmL,则一个A分子中有个氢原子被置换了(用含c的表达式表示)。
二氧化硫和氯气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气体,探究二者的制法和性质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1)实验室可由多种途径制取SO2。
途径I:Na2SO3固体与较浓的硫酸(约70%)反应制取;
途径II:铜与浓硫酸加热制取。
如果要在实验室制取SO2,选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填“途径I”或“途径II”)更合理,你的理由是(答出一点就可)。
(2)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已知:2 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
C:;
D:。
(3)某同学设计用如下装置探究二氧化硫、氯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控制弹簧夹a、b,向装置A中分别通入不同气体,请完成如下问题:
①若关闭b,打开a,若X为品红溶液,则A中的现象为:,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性。
②若关闭a,打开b,若X为紫色石蕊试液,则A中的现象为:,原因是。
③若同时打开a、b,且通入的气体体积比为1:1,若X为紫色石蕊试液,则A中的现象为,与②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