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 )
①对光 ②装镜头 ③放置 ④升镜筒 ⑤降镜筒 ⑥低倍镜观察 ⑦调粗准焦螺旋 ⑧寻找物象
A.③②①④⑤⑥⑦⑧ | B.③②①⑤④⑦⑧⑥ |
C.②③①⑤④⑦⑥⑧ | D.②③①④⑤⑧⑦⑥ |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粗提取DNA时,可以通过控制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溶解或析出 |
B.提取光合色素时,加入少量CaCO3是为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 |
C.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新鲜的西瓜汁中,经热水浴后西瓜汁溶液呈现紫色 |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行的免疫为体液免疫 |
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C.图中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
D.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
酒精是在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下列有关酒精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在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脂肪颗粒的实验中,用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
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分离色素 |
D.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酒精水解细胞以利于染色剂进入 |
下图为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 |
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 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D.若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 |
右图中甲、乙、丙可表示生物个体、细胞或结构成分,
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噬菌体,乙为大肠杆菌,丙为蛋白质和DNA,②过程体现中心法则的部分内容 |
B.甲为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联会发生在①过程 |
C.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幼苗,③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
D.甲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素,丙为血糖,过度饥饿时,①过程加强,②过程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