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发了(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②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③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 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 |
亨廷顿曾说“欧洲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的范围终结、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1994年春,欧盟明文规定,除信奉基督教波罗的海诸国以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前苏联共和国入盟的可能性。上述现象共同说明
| A.欧盟内部冷战思维严重阻碍其东扩 |
| B.欧盟现今各成员国皆为信奉基督教国家 |
| C.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 |
| D.欧盟各成员国都表现出很强的文化优越感 |
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
|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
|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
|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 | B.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
| C.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 | 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日本和美国分别建交。这些成就
| A.完全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 B.体现了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 C.结束了两极格局 | D.体现了外交的独立自主 |
毛泽东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1954年12月19日)一文中写到: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现在证明是需要的。毛泽东认为政协需要存在的原因是
| A.全国人大尚未建立 | B.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
| C.多党制优于一党制 | D.政协参与国家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