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内容有了怎样的发展?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民国初期的历史命运有何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唯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清史编年》
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zhun)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方被,万国来王,重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清实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
材料二《论语》曰:“学而优则仕”。
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材料三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材料二相比,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材料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木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教育、科技与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名称 |
旧三民主义内容 |
新三民主义内容 |
民族主义 |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民权主义 |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 |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为顺应此潮流,孙中山创立了什么重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启蒙运动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其政治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卢梭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卢梭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政体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3)材料三选自近代中国的哪一部文献?简要评价其进步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全面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辉煌,一是全面,二是繁荣,三是影响深远。这方面的例证,可以从科技、文学、艺术等各方面轻而易举地找出来。
材料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思想文化总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的早期启蒙思想,如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等,都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文化方面的史实说明隋唐文化的特点。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如何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