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16Ω的电阻丝,保持温度不变,若先将它等分成4段,每段电阻为R1,再将这4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2,则R1与R2的大小依次为( )
A.1Ω,0.5Ω | B.2Ω,0.5Ω | C.2Ω,1Ω | D.4Ω,1Ω |
如图所示,折线是表示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运动的位移图象,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相向运动, |
B.甲做曲线运动,乙做直线运动 |
C.计时开始8s后,在距甲的出发点60m处甲乙两物体相遇 |
D.甲在运动中停顿了4s |
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段时间内的![]() |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v-t图像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末,2s末是速度方向改变的时刻 |
B.第2秒内位移为4m |
C.t=0时,速度是0,加速度也为0 |
D.0.5s末的速率为2m/s |
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5min,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才刚好按时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A.60 km | B.40 km | C.30 km | D.20 km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而可以采取的措施()
A.选取计数点时,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时间单位 |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与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纸带进行测量计算 |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