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 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 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
| A.对照组培养基用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 |
| B.对照组培养基也要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 |
| C.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培养基都要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
| D.对照组所用培养基的成分及pH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 |
图甲是大肠杆菌在复合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复合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乳糖,图乙表示大肠杆菌内产生G物质的代谢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d所指的生长期依次是调整期、对数期、调整期、对数期 |
| B.图甲曲线的变化体现微生物酶合成的调节,其相应酶的产生是在c时期 |
| C.若G物质是大肠杆菌代谢必需的,要大量生产C物质,可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酶3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同时培养中需大量提供G或D物质 |
| D.图乙体现的微生物代谢调节可避免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 |
某研究小组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称取和稀释被污染的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
| 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
| C.分离菌种时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
| D.对细菌进行计数时宜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材料或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时均宜采用浅色组织材料 |
| B.探究细胞对K+的吸收方式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时都要保持细胞的活性 |
| C.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都必须随机取样 |
| D.血细胞计数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计数同一样本时结果相同 |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
| B.参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中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 |
| C.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 |
| D.用花菜提取DNA时加入食盐和洗涤剂的目的分别是充分研磨和瓦解细胞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