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的尖端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
B.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
C.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D.该实验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
甲、乙两图分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膜的外表面均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如下图,其中甲图bc=cd,甲、乙两图中a与d之间的距离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甲图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B.刺激乙图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C.刺激甲图c点,d点先兴奋,a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D.同时刺激甲、乙两图a点,电流计均发生两次偏转,两次偏转之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 |
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报刊时,需要参与的神经中枢有
A.言语区 |
B.躯体运动中枢 |
C.躯体感觉中枢 |
D.以上全部都参与 |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e为各个刺激点,①②为电位变化检测各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刺激a点①②都有电位变化,刺激e点①②都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的 |
B.若刺激c点②有两次相反的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内是双向传导的 |
C.刺激b点②有电位变化,①没有电位变化,是因为兴奋在神经元内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信号,而电流表对化学信号不反应 |
D.d位于②两个电极中间,刺激d位点①②指针都没有偏转,原因是相同的 |
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