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鹏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由图象乙可知萘熔化用min,在这段时间试管中的萘处于.(填“液态”或“固态”或“固液共存”)
(4)分析图象乙可获得的信息有:(填一条即可).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a,杠杆上面有刻度,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如图a,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位置平衡.
(2)图b和图c的操作相比,图更方便,因为可以直接读出
(3)图d中,若慢慢将弹簧测力计倾斜过来拉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它的示数将变,因为
(4)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后,小明同学想利用图e装置测出杠杆提升钩码时的机械效率:
①图e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0.5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它的示数为4N,当钩码上升6cm时,杠杆上的C点上升3cm,则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a=
②杠杆的机械效率跟钩码悬挂的位置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如图f,他仍然竖直向上拉杠杆使C点上升3cm,若支点处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经分析可知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b与ηa相比(变大/变小/不变).接下来可以进行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

如图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N)
斜面高
(m)
沿斜面拉力(N)
斜面长
(m)
机械
效率
较缓
10
0.1
5.0
1
20%
较陡
10
0.3
6.7
1
45%
最陡
10
0.5
8.4
1
60%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运动.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选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
(3)本实验研究了对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其影响规律是
(4)分析第1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斜面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斜面对物体摩擦力为N.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较轻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定前4组数据,换用一个更重的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测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G/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5
1
4
0.1

0.3
55.6

(1)实验中应沿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缓上升.
(2)表格中变化①处数据应为;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N.

(3)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
(4)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5)比较第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6)分析表格中第2组数据可知,此时滑轮组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为J.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小车/木块)的动能;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3)如图,对比甲、乙实验现象,可以探究动能与的关系;
(4)如图,对比甲、丙实验现象,(能/不能)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