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C.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魏源 《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 A.内阁 | B.议会 | C.首相 | D.最高法院 |
观察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此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扶清灭洋 | B.抵制日货 | C.打倒列强 | D.抗日救国 |
“我们很弱‚不能跑或跳。我们整天拖着重担。通过黑暗的煤矿地下道‚或整天驾着铁轮‚在工厂里团团转。”以下四项与上文现象有关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C.宗教改革 | D.工业革命 |
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 |
| 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 |
| C.中国——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D.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