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C.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 | 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 B. | 《九章算术》、罗马法 |
C. |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 D. | 《春秋繁露》、《理想国》 |
读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 | 《春秋》 | B. | 《孟子》 |
C. | 《荀子》 | D. | 《离骚》 |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 | 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B. | 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
C. |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 | 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
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A. | 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 B. | 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
C. | 慕尼黑土协定的后果 | D. | 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
1928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 |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 B. |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 |
C. |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 D. |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