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A. | 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 B. | 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
C. | 慕尼黑土协定的后果 | D. | 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一直作为“临时国会”而发挥作用;其退居为“协商机构”是在( )
A.《共同纲领》失效后 | 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
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 | 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 |
金秋时节,在苏式风格的北京展览馆西侧,被北京人亲昵地称为“老莫”的俄罗斯风味餐厅--莫斯科餐厅--重装开业,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前来就餐甚至参观;与此同时,以“唤起记忆,传承友谊”为主题的“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大型活动正在两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以此纪念中俄建交60周年。中俄建交所反映出来的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一大片” |
“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A.国民大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德国强租胶州湾 |
B.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
C.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
D.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思想和政治运动,其能掀起人心于一时者大抵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并基本上假借民族主义的动力。”下列口号与此不符的是
A.“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
C.“打倒孔家店! ”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