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
A.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 B.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
C.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北宋时期,并称“二府”的是
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
C.三司使和枢密使 |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参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据此,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兵部 | D.门下省 |
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一方面需要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又要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去执行。这是哪个时期的制度运作模式?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A.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 |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D.分封制仍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