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讨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了不少的粮食。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 )
A.应无偿上缴国家 | B.只能由政府收购 |
C.可以限量交易 | D.农民完全有权自由支配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中说“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这里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在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创办福州船政局 | D.创办开平煤矿 |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 B.蒸汽与煤炭 |
C.电力与钢铁 | D.煤炭与钢铁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8世纪末叶, 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的开展 |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