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有关国王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B.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
C.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联邦纽带的作用 |
D.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 |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
B.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 |
C.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与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 |
D.是中国学术文化与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 |
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 |
C.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 |
D.封建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 )
A.以民主启蒙为主题 |
B.以学习西方为主题 |
C.体现碰撞分化与融合 |
D.坚持传统文化 |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并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
A.康有为 | B.陈独秀 |
C.胡适 | D.李大钊 |
杂志上登载的文章,其中有“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皆封建制度之遗,与西人相较,相去极远,如不改进,必不能存于今日世界。”又有“西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中国以闲适恬淡为美风,实为中西民族强弱的大原因。”再有“若笃旧不变,而无世界知识,不知顺应世界潮流,绝难立足。”这些议论最可能反映()
A.林则徐为代表的鸦片战争时期思想 |
B.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时期之思想 |
C.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时期思想 |
D.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