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Ksp/25℃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值范围 |
≥9.6 |
≥6.4 |
3~4 |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5:4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值到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D.向该溶液中加少量铁粉即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
B.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26 |
C.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
D.科学家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找到了优良的催化剂 |
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
B.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CH4>SiH4 |
D.N2和C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足量的O2反应,其△H都大于零 |
A.3:8 | B.3:4 | C.1:4 | D.1:2 |
A.在通风橱中进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
B.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若火势较大,可用灭火器扑救 |
C.不小心吸入了少量Cl2,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
D.稀释浓硫酸时,如果戴有防护眼罩,可以把水慢慢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
A.淀粉 | B.蚕丝 | C.豆油 | D.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