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有甲、乙、丙三位学者开出了三种“药方”:
甲:每一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依照他自己认为最好的途径发展。个人在经济上获得的利益,整个社会必将同受其利。所以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乙:民族国家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个人仅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个人的经济活动,应以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为前提。应该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丙: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
(1)根据材料分析,这三种“药方”分别代表哪三种社会学说?并在这三种学说中任选一种学说进行阐释:该学说被哪个国家率先采用?在该国实施的最主要利、弊分别是什么?
(2)中国近代的一位政治家对以上三种学说进行了调和,开出了救亡图存的“药方”。请问他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材料二国破山河山,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回答:
(1)上面两首诗分别是谁的作品,分别体现了怎样的创作风格?分别具有这样风格的古代文学作品还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2)分析两首诗中蕴涵了两位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材料三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材料四
南宋·马远《踏歌图》
(3)仔细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属于什么画种?
(4)这两个画种分别产生于什么时期?分析当时出现这样不同画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文学和绘画自唐以后开始出现了趋势?原因是什么?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治以重罪。”
材料二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
材料三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和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从材料一、二、三,可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
(3)结合材料全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面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四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二,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还存在什么局限性。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他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 B.《十二铜表法》 |
C.《查实丁尼新敕》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与私法,但其最发达完备的是私法,对后世国家影响最大的也是私法……作为古代国家,罗马缘何能够使私法获得如此大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最重要的因素。……罗马统治阶级积极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通过征服战争不仅攫取了巨额财富,还把数以万计战败国家的居民沦为奴隶,从而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源,刺激了奴隶制经济关系的发展。……罗马法也正是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将商品经济中最本质的关系作了规定,使具有相同经济关系的后世国家能够继承,特别是使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从中吸取、借鉴其精华。
——叶秋华《西方民法史上的“骄子”》
材料二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近代法国,也使人类民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古代中世纪的法学家们经过他们的努力使罗马法为人类民法的系统化法典化铺垫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成为孕育《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摇篮,那么,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则将这种努力直接变成了成功的果实。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诞生,成为人类民法史上一位倍受瞩目的时代“骄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传承罗马法的一部辉煌的经典,也使法国成为大陆法系的创始国和重要代表。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的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
——叶秋华《西方民法史上的“骄子”》
材料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要求罗马法精神的复兴,当然绝不可能是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在中国的重现和恢复。
——江平《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和《法国民法典》的相同之处,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回答法国人为什么“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
(3)材料三为什么主张在中国复兴罗马法精神?为什么反对在中国重现和恢复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