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国2010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下降20%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 )
| A.4元 6元 | B.6.25元 6元 |
| C.8.3元 8元 | D.16元 24元 |
7、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5、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4、有人认为“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是智者,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是愚痴”。这一观点
①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量力而行
②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
③符合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④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一蚀。五十六子月亦一蚀。蚀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下列观点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一致的是
| A.“道法自然” | B.“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
| C.“天行有常” | D.“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
2、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