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不合理的是( )
A.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
B.从物质的分类看,Na2SO4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 |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D.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A B C D
某一个元素质量数是51,中子数是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4 | B.1 | C.2 | D.3 |
“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两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A.质量守恒定律 | B.泡利原理 | C.洪特规则 | D.能量最低原理 |
原子序数在3~9之间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A.电子层数 | B.最外层电子数 | C.原子半径 | D.化合价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
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
D.H—Cl的键能为431.8kJ·mol-1,H—Br的键能为366kJ·mol-1,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