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交部郑重声明,今年2月25日在法国佳士德拍卖行拍卖的两件文物鼠首和兔首,其所属权为中国。这两件文物均属于我国圆明园流失在国外的精美铜饰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环境中锈蚀速度也比较慢,其主要是和空气中的氧气、二 氧化碳、水蒸气共同作用而生成铜锈。试回答:铜饰品为什么能长久的保存仍然精美如初? 如果你是收藏者,为防止铜制文物锈蚀应当注意什么?(答两点即可)
下列装置可制取有关气体。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4)制取二氧化碳时如果错用了较浓的盐酸,会使CO2中混有(填名称);若要除去CO2中的该物质,应选用右图装置中的(填字母)。
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⑴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⑵操作Ⅰ的名称是,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⑶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⑷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可得,滤渣中一定含有。
有一只用坏了的水龙头,每秒种只滴一滴水,假设平均20滴水为1mL,试计算这只坏了的水龙头一昼夜漏水多少升?给我们什么启示?
为什么不能有“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想法?
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