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丹红Ⅰ”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用于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Ⅰ”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请设计实验探究“苏丹红Ⅰ”是否能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
(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Ⅰ”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方法步骤:(请简要写出)
步骤1:选取                    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饲养。
步骤2:分组分类处理(“√”表示添加),见表。

 
普通饲料
“苏丹红Ⅰ”溶液


A


B


C



丁组除了添加普通饲料外,还要加入         。设置丁组的目的是                 
步骤3:将四组置于                        分笼饲养,定期测量体重,注意观察记录。
步骤4: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3)结果预测与分析:
                                             
                                                  
③若大鼠肝癌发生率丁>甲>乙>丙,则添加“苏丹红Ⅰ”对大鼠的健康有利,且剂量越大,越有利。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 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因其具有易饲养,培养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只有8条,相对性状易区分等特点,所以是遗传学中常见的试验材料。结合所学遗传变异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体细胞内有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基因组有条染色体。
(2)已知猩红眼和亮红眼为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圆形眼和棒状眼为控制果蝇眼形的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猩红棒状眼的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猩红圆眼
亮红圆眼
猩红棒眼
亮红棒眼
雄蝇
3/16
1/16
3/16
1/16
雌蝇
0
0
6/16
2/16

则可以得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眼色和眼形的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上;F1中亮红圆眼果蝇的基因型为;如果让F1中表现型为猩红棒眼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
那么F2中亮红圆眼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

(30分) I.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B、C、D、E、F、G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图中淀粉转变为B需要的酶有,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B物质的过程需要等条件,物质B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肌肉细胞,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层生物膜。
(2)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
(3)人体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Ⅱ.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激素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着重大意义。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机能,以下是与人体体液免疫有关的一些细胞:
①造血干细胞②吞噬细胞③B淋巴细胞④效应B细胞⑤记忆细胞。
A.以上细胞中有分化能力的细胞有。(填序号)
B.抗原再次进入人体,能被上述细胞中的识别。(填序号)
C.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填序号)
D.效应T细胞与体液免疫也有关系,因为其产生的可以增强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
(2)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①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以上装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t/hm2·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答题纸的相应坐标图中绘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探究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A组: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想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材料用具: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蒸馏水,表面经过消毒的番茄种子若干,铺有滤纸的培养皿若干,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模式简图(虚线表示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结构名称:B
(2)写出a、c两种激素的名称:a
(3)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当人体在高达40℃环境中工作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二)下图是人体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该激素是由分泌的。
(3)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试简要说出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