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Ⅰ”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用于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Ⅰ”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请设计实验探究“苏丹红Ⅰ”是否能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
(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Ⅰ”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方法步骤:(请简要写出)
步骤1:选取 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饲养。
步骤2:分组分类处理(“√”表示添加),见表。
|
普通饲料 |
“苏丹红Ⅰ”溶液 |
甲 |
√ |
A |
乙 |
√ |
B |
丙 |
√ |
C |
丁 |
√ |
? |
丁组除了添加普通饲料外,还要加入 。设置丁组的目的是 。
步骤3:将四组置于 分笼饲养,定期测量体重,注意观察记录。
步骤4: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3)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 , ;
② , ;
③若大鼠肝癌发生率丁>甲>乙>丙,则添加“苏丹红Ⅰ”对大鼠的健康有利,且剂量越大,越有利。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阅读如下材料:
资料甲:传统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经由核移植构建成重组胚胎过程中获得的。
资料乙:现代在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导入4个多能性相关的基因、2种特殊组蛋白的基因,在添加特殊化合物的培养基中培养,能快速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但是,这种方法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必须应用逆转录病毒才能进行基因组整合。
资料丙:应用iPS已经成功培养和分化出心肌、神经、胰腺、骨等多种体细胞和不同的组织,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在器官再生、修复和疾病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_________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_________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iPS建立的过程需将病毒介导后的细胞种植于___________细胞上,并于ES细胞专用培养体系中培养,以维持不分化状态;所用逆转录病毒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工具,且病毒应对生物体_________。
(3)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加入 因子,可诱导iPS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的结果。
(4)用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自体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相应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比传统器官移植的优点是可避免发生___________反应。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外植体若是菊花茎段组织,则在配制MS固体培养基时, (“必需”、“不必需”) 添加植物激素。
(2)外植体若是月季的花药,则图中的①过程 (“需要”、“不需要”)光照,而经②③④过程培养出的植物一般称为 植株。该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而来。
(3)外植体若是菊花的根尖组织,则在正常环境下培养成的新菊花植株叶片的颜色是 ,这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 。
(4)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①若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实验结果是细胞 。
②当同时使用这两种激素时,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高”、“低”、“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是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和膜蛋白B表现出来的。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膜蛋白合成的场所是 ,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2)若已知A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选填“能”或“不能”)确认基因A转录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理由是 。
(3)假设花色与两种蛋白质的关系如下:
蛋白质 |
A、B同时存在 |
只有A或者B |
没有A、B任何一个 |
花色 |
红花 |
蓝花 |
白花 |
若将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 、 。再让F1个体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 。
图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包括a和 ,原因是缺乏 。硝化细菌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利用的能量来自 。
(2)在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请在下表中填入上述试剂和颜色反应。
被检测的物质 |
试剂 |
现象(颜色) |
CO2 |
澄清的石灰水 |
混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蓝变绿再变黄 |
|
酒精 |
浓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 |
______________ |
下表是通过8套密封的探究装置研究甘蓝型油菜光合作用的结果,各组数据记录了2小时内不同光照强度与甘蓝型油菜O2释放相对量的关系。
下图表示甘蓝型油菜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
请回答:
(1)上表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甘蓝型油菜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最大为 mL/小时(用氧气释放相对量表示)。当光强由2000 lx突然提高到3000lx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 。当光强由5000 lx提高到6000 lx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内部原因是 (答出2个)。
(2)上图中可表示CO2的是 (填序号);图中C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A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
(3)当图中③④箭头消失时,则A、C中生理活动的强度关系是 。进入C的⑦是指丙酮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