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F1表现
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
有豌豆素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
无豌豆素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无豌豆素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2)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种。
(3)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若后代中          ,则其基因型为       
(4)现有纯种亲本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F1中,  (有/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5)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侧方框内尝试用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形式)的方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

(1)该群落共有个营养级。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分别是:
(2)该群落中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远低于10%,原因是
(3)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该群落必须,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4)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用(抽样统计方法),调查发现受到生活废水的轻微污染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

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由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
(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
(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

水样编号









A组(原
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
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
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
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
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该污染物通过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种群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NaCl、H2O和琼脂。

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瓶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