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的数目 ④原子的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⑥如果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①②③④⑦ | B.①②⑤⑥⑦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⑥⑦ |
关于几种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苯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
B.CH4中的4个C—H键都是H的1s轨道与C的2p轨道形成的s—p σ键。 |
C.C2H4中,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D.H2分子中存在s—s σ键 |
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X |
578 |
1817 |
2745 |
11578 |
Y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Z |
496 |
4562 |
6912 |
9543 |
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A.Z > Y > XB.X > Z > Y C.X > Y > Z D.Y > Z > X
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H4和![]() |
B.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1molB3N3H6和苯均有6mol非极性键 |
C.NH3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
D.BF3和![]() |
拆开1 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该化学键的键能,它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
化学键 |
Si—O |
Si—Cl |
H—H |
H—Cl |
Si—Si |
Si—C |
键能/kJ·mol—1 |
460 |
360 |
436 |
431 |
176 |
347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iCl4的熔点比SiC低
B.拆开1 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76kJ
C.HCl的熔点比H2高
D.拆开1 mol晶体SiC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388kJ
下列物质的熔点或液化温度由高到低顺序的是( )
A.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 B.CF4>CCl4>CBr4 |
C.NH3>N2>H2 | D.纯镁>镁铝合金>纯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