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写出常温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3molNO2(g)与1mol H2O(l)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
(2)用CO还原1mol Fe2O3,放热24.8 kJ。
(3)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 kJ。
(4)0.2mol NaOH与稀H2SO4完全反应放热11.46 kJ,写出表示酸与碱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5)0.1g 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2.1 kJ,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 5分)
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X、Y、Z、W是周期表中前30号元素,其中只有X、Y同周期。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与Y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之一常被用于高炉炼铁;Z与X同主族,其单质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W原子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核外的未成对电子只有一个。回答下列问题:
(1)X能形成多种常见单质,在熔点最低的单质中,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数为;在熔点最高的两种单质中,X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2)X、Y分别与H形成的化学键的极性关系为X—HY—H,键能关系为
X—H__Y—H(填“<”、“>”或“=”)。
(3)+1价气态基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基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还有I3、I4、I5…,推测Z元素的电离能突增应出现在第电离能。
(4)短周期元素中有一种元素与Z元素位于不同周期的相邻主族,且性质与Z十分相似,由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晶体。
(5)W的价电子排布图为;W的基态原子有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W基态原子有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W单质中W原子的配位数为;下图表示的是W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填甲、乙或丙);工业冶炼W的单质有两种常见方法,写出火法炼W的化学方程式
(6)向W的硫酸盐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最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键(填化学键类型,任写两种即可)。

甲醇是一种非常好的燃料。熔点-97.8°C,沸点64.5°C。一定条件下,CO与H2反应可制得甲醇:CO+2H2CH3OH
图1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2表示100°C,在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4mol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1)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图2计算:该温度下,反应CO(g)+2H(g)CH3OH(g)的平衡常数为10min后,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倍;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降低温度 B.加催化剂
C.充入氩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CO和2molH2
E.恒温恒容改为恒温恒压
(3)已知:CH3OH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HCOOH,HCOOH和CH3COOH性质相似。25°C,0.1mol/L的HCOOH溶液的pH>1。室温下,向0.1mol/L的HCOOH中加NaOH。
①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HCOO-)<c(Na+)时,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
A.NaOH不足,HCOOH剩余 B.HCOOH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C.NaOH过量
②若加入过量的NaOH,在加入NaOH的过程中,H2O的电离程度如何变?

下图中A—J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C、D、I均为无色气体。(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加热后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和C,则A的化学式为
(2)实验室检验B的方法是
(3)写出上述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C和少量NaAl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由H所含的两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6)若实验室要制备纯净的物质C(可含水蒸气)所需试剂最好选择(填代号);
A.石灰石B.稀HNO3C.稀H2SO4D.稀HCl E.纯碱
所需气体发生装置是(填代号);所选装置中涉及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为

(1.5分)
某地有软锰矿和闪锌矿两座矿山,它们的组成如下:
软锰矿:MnO2含量≥65%,SiO2含量约20%,A12O3含量约4%,其余为水分;
闪锌矿:ZnS含量≥80%,FeS、CuS、SiO2含量约7%,其余为水分。
科研人员开发了综合利用这两种资源的同槽酸浸工艺,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滤液中含有MnSO4、ZnSO4、CuSO4、Fe2(SO43、Al:(SO43等。试完成反应I中生成CuSO4和MnSO4的化学方程式:
MnO2+CuS+ = ↓+ +CuSO4+
(2)反应Ⅱ加入适量锌的作用是 ;如果锌过量,还会进一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反应III要调节pH生成Fe (OH)3、Al(OH)3,中和过量的H+所使用的物质是 ,调节的pH范围是 (pH数据见右表)。

沉淀物
Fe(OH)3
A1(OH)3
Zn(OH)2
开始沉淀pH
2.3
4.0
5.4
完全沉淀pH
4.1
5.2
8.0

(4)本工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有MnCO3、ZnCO3以外,还有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只碱式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0 mol·L-1 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3)Cl2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应___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误差的原因是。(若认为没有误差,此问不答)

(4)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 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设此时液体体积读
数为a ml ,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V (=、>、<)( 50-a )ml
(5)滴定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2S2O3溶液的体积,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