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态物质做实验。实验时,他们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的体积及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③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小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不相同的。请判断:_____________的结论是合理的(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
④小明为了进一步研究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如表三所示。请在表三的空格处填上栏目。
实验 序号 |
质量 (克) |
体积 (厘米3)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如图,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 的热效应最大.
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1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选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的位置.
(3)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明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选填“较亮”或“较暗”)
(5)小明在B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张纸,纸 (选填“会”或“不会”)被点燃.
(6)如图2所示,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答: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若使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OF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当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2)若将纸板的NOF面沿ON向后折,在NOF面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OF,此实验现象说明: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如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
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闹钟声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2)此实验说明:真空 传声(选填“能”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