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放大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
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评估和交流】
(1)用我们学过的知识,通过数据可以知道小明使用的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果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出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哪两种原因? ; 。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 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 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光屏上能成 次清晰的像。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透镜焦距为 。
(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 处,可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距恰当的 透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加透镜,适当移动光屏可承接到一个倒立的、 的实像;
(3)在实验中,小明更换了一个凸透镜,使三者还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并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烛焰的像(光具座足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烧杯,清水、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和小石块。实验步骤如下;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重为 ;
(2)把小石块浸没在清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
(3)把小石块浸没在 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求出小石块此时受到的浮力 ;
(4)若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 对实验的影响;
(2)如图1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 (选填下列序号),杠杆就会重新平衡;
①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 ②2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 ③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3)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2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每个钩码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
(2)如图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则该液体的体积为
,密度为
.
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 。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 。
(4)经计算求得该液体的密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