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
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 |
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
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 |
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
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 |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 |
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 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 |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
调出省 |
兵数 |
调往方向 |
1841年1月6日 |
贵州 |
1000 |
广东 |
1842年3月24日 |
甘肃 |
1000 |
浙江 |
1842年6月1日 |
山西 |
1000 |
江苏 |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