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图分析:
(1)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________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________。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________。
(2)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
(3)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________的产生,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________。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若图乙表示植物的温度为15℃(实线)和25℃(虚线)时光照强度对氧气释放速度的影响,该植物在2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mg。
(5)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请利用图乙阐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
(1)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用限制酶切割质粒,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
原则进行连接。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
(4)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
写出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中表达的过程。
(5)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反之则没有导入。
豌豆子叶黄色(B)对绿色(b)为显性,种皮灰色(A)对白色(a)为显性,图1中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据图回答:
图2
(1)若甲豌豆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花粉粒,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花粉粒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2)上述哪两株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比3∶1?________。
(3)若从图1中任选一个亲本,让其分别与图中另外两个亲本杂交,它们的杂交后代有相同的表现型,且表现型的比都是1∶1。则这一亲本及其组合方式应是________、________。
(4)现用图1中的一种豌豆与另一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后代(F1)出现四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2。则所用图1中的豌豆是________,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与双亲不同的个体占的比例是________。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让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与子叶绿色、种皮白色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巨胚稻因胚的增大而胚重增加,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为研究巨胚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以下数据:
组别 |
纯种亲本组合 |
观测 粒数 |
F1平均 胚重(mg) |
F1平均 粒重(mg) |
甲 |
巨胚×巨胚 |
30 |
0.92 |
19.47 |
乙 |
正常胚×正常胚 |
30 |
0.47 |
21.84 |
丙 |
正常胚♀×巨胚♂ |
30 |
0.47 |
21.30 |
丁 |
巨胚♀×正常胚♂ |
30 |
0.48 |
21.37 |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1)上述一对相对性状中,巨胚为________性状。
(2)现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母本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而决定胚的性状;第二种观点认为胚的基因型决定胚的性状。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上述实验,用遗传图解和文字加以说明。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图解:
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粒重与粒轻、胚重与胚轻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粒轻、胚重的巨胚稻与粒重、胚轻的正常胚稻。想要获得粒重、胚重的新品种,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
有氰 |
有产氰糖苷、无氰 |
无产氰糖苷、无氰 |
基因型 |
A__B__(A和B同时存在) |
A__bb(A存在,B不存在) |
aaB__或aabb(A不存在) |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型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________。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雌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________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________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________。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