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圆形通电线圈1固定,从上往下看,线圈1始终有逆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另一较小的圆形线圈2从1的正下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重力加速度为g,在上抛的过程中两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平行且共轴,则在线圈2从线圈1的正下方上抛至线圈1的正上方过程中( )
| A.线圈2在1正下方的加速度大小大于g,在1正上方的加速度大小小于g |
| B.线圈2在1正下方的加速度大小小于g,在1正上方的加速度大小大于g |
| C.从上往下看,线圈2在1正下方有顺时针方向,在1正上方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
| D.从上往下看,线圈2在1正下方有逆时针方向,在1正上方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U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不计粒子重力。则: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
| B.带电粒子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
| C.带电粒子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
| D.带电粒子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
质量为l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3m时速度大小为![]() |
B.s=9m时速度大小为![]() |
| C.OA段加速度大小为3m/s2 |
| D.AB段加速度大小为2m/s2 |
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往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
|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长为3l的轻质细杆,一端悬于O点,在另一端和距O点为l处与3l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现将细杆拉至水平,并由静止释放,忽略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已知杆上各点速度大小与O点距离成正比,则当杆由水平位置到竖直位置()
此过程A机械能守恒,B机械能守恒
此过程A机械能减少,B机械能增加
当杆到达竖直位置时,球A的速度大小为
当杆达到竖直位置时,OA段杆对球的拉力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