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
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越1800

97、8
883
越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某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请帮该同学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  (填“酸”、“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

(1)A的名称为  

(2)C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B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水是“生命之源”,钓鱼岛水域的海水及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1)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我国渔民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主要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丰富的  (填字母序号)营养物质。

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

(3)某渔民从钓鱼岛附近水域带回一瓶海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了大量泡沫,则该海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河水同海水一样也不能直接饮用,要经过净化才能成为饮用水。自来水厂净化水采取的操作方法有  (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6)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氢气的试管是  (填“A”或“B”)。

(1)人类离不开能源。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1个氮分子  

(2)2个镁原子  

(3)硫酸根离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