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联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佥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3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
的时代意义。(4分)
问题二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2)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
要性。(6分)
问题三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
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嬴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军事 |
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击溃王军;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
政治 |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改善法律,有序行政 |
外交 |
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与三国签约 |
文化 |
扶持文教;宗教信仰自由 |
经济 |
积极发展工商业 |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三“在我们的年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请回答:
(1)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军事、政治方面的哪些史实能够得出这一结论?
(2)材料一中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3)材料二、三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方面存在的共同局限是什么?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结合时代背景,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
![]() (件数) |
中国科技发明 |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中国的世界记录》)
类别 |
数学 |
天文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9 |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并举出一例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
——《大国崛起》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把牛顿“排在最中心的位置”。
(8分,史实4分,历史结论4分。要求史实与历史结论一致。)
材料三 下列是两幅反映现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图片
③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哪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你再举一例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哲人苏格拉底认为人类
的第一要务是“认识自己”;著名学者柏拉图认为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人类是最高级的。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内涵。
材料二以启蒙运动为先导,近代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建立了新的政权体制。
⑵试说明这些新体制体现的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
材料三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再现了青年学生宣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爱国形象。有人认为,这也体现了当时中国青年的思想解放。
⑶试说明这种思想解放的文化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⑴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⑵据材料二,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材料三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
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
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⑶据材料三,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2分)
⑷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