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
纵观19世纪清朝的近代化进程中,经济的近代化与政治民主的相对滞后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 B.政局动荡阻碍了政治民主化 |
C.对外战争影响政治民主进程 | D.皇权专制下守旧势力的强大 |
《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
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
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 B.共和派实际占据了优势 |
C.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定 | D.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 |
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罗马立法技术的完善 | B.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
C.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 D.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
古代雅典人的大多数相信“不研习演说术的人将成为它的牺牲品”这句格言。这揭示了古代雅典人
A.非常推崇以诡辩为特征的演说术 |
B.十分注重培养城邦公民文化素质 |
C.已经认识到直接民主制度的危害 |
D.重视演说术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