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此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中制定的?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遵义会议 | D.瓦窑堡会议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 | B.颁布明定国是诏 | C.预备立宪 | D.南北和谈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开始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英国《泰晤士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社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战役是指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武汉会战 |
下图是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