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以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a——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
培养皿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NAA溶液浓度(mol/L) |
0(蒸馏水) |
10—12 |
10—10 |
10—8 |
10—6 |
10—4 |
胚芽鞘增长长度(mm/d) |
+2.6 |
+3.2 |
+3.9 |
+5.1 |
+3.1 |
+1.8 |
实验数据见下表:
除哪项外,均是对此实验的正确分析。
A.该实验说明NAA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浓度为10—4mol/L的NAA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1号培养皿为对照,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酵母菌生成酒精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浓度为c时,较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
D.氧浓度为d时,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
在下列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CO2浓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如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线粒体内 |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
C.过程②和④只能发生于不同细胞中 |
D.过程①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 |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B.卵细胞、神经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但是二者的全能性并不一样大 |
C.肺炎双球菌等原核细胞、酵母菌等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D.蓝藻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
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C.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D.洋葱根尖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