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人细胞内。由此可知(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大气中的氮被植物体利用的途径不包括()
A.主要被植物体直接利用 |
B.以生物固氮的形式形成氨盐 |
C.以工业固氮的形式形成氨盐和硝酸盐 |
D.在自然界中通过闪电等高能固氮的形式形成含氮无机盐被植物体利用 |
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碱占52%,嘧啶碱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
A.噬菌体 | B.大肠杆菌 | C.青霉菌 | D.人 |
水稻的雄蕊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的,这种情况下水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
A.DNA和RNA | B.RNA | C.DNA | D.DNA和RNA |
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不能依据( )
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
C.DNA 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 D.DNA分子中含氮碱基的排罗畸顺序 |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