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Fe3+、NH4+、Cl-、SCN- |
B.pH值为1的溶液 Cu2+、Na+、Mg2+、NO3- |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 K+、HCO3-、Br-、Ba2+ |
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 K+、CO32-、NO3-、Al3+ |
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 )
A.④②③① | B.③①④②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②④ |
公元前,古埃及国王胡夫的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与草木灰混在了一起。当他将羊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用手捧出去后,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 |
B.草木灰呈碱性,与羊油发生中和反应 |
C.羊油与草木灰中的物质发生了加成反应 |
D.羊油在碱性的草木灰(K2CO3)的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 |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盛苯酚钠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
B.若A为食盐水,B为电石,C中盛KMnO4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gNO3溶液,则C中无现象。 |
D.实验中仪器D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
要将转化为
应可选用的试剂和操作的是
①加入足量的NaOH共热后,再通入足量的CO2
② 溶解,加热后通足量的CO2
③与稀H2SO4共热后加足量的NaOH
④与稀H2SO4共热后加足量的NaHCO3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阿司匹林的结构如图所示,若取一片阿司匹林研成粉末,加入到NaOH溶液中煮沸,反应中能发生断裂的化学键是
A.a、d | B.b、d |
C.b、c | D.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