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向一定量的AgNO3 Cu(NO3(2 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
B.图②是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
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关系 |
D.图④是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加入固体质量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关系 |
小明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选项 |
甲 |
乙、丙、丁…… |
A |
盐 |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
B |
合金 |
不锈钢、焊锡、生铁…… |
C |
溶液 |
碘酒、牛奶、生理盐水…… |
D |
干燥剂 |
石灰石、苛性钠、生石灰……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二氧化锰 |
氯化钠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氯化钠固体 |
碳酸钠 |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C.氯化钙溶液 |
稀盐酸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过滤 |
D.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
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所有的碳酸盐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 |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以上。下列不符合“节能减排”主题的是
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
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
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