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Ⅳ拓展应用:
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

(1)图中行星AB 
(2)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3)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4)图中地球因,使地球上的温度适中;因,使地球外部聚集大气层;同时由于地球具备一种比较安全的。从而使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读图13,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城镇分布的特点。
2)分析说明早期城镇C形成的主导因素及原因。

3)请简述A城镇的区位优势。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日启动,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上海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合以下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10 上海市部分年份人口数量

图11 上海市2001年人口金字塔图12上海市近年来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灰色部分表示外来人口比重)
(1)读图10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提供的图表和所学
知识分析原因。
(2)读图11可知上海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年龄段是,并分析外来人口
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读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地位有所下降。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异同。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喀什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3)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4)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