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小论文《我眼中的邓小平》中,某同学写道:“我心目中的邓小平是一个外交家。他活跃于国际舞台,在他努力下,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英建交并顺利解决香港问题。”对于这段文字,下列评语中比较恰当的一条是
| A.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 B.结论和史实都有误 |
| C.结论正确,史实有误 | D.结论有误,史实正确 |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
|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 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根本 |
|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 )
①小农经济②工官制度③儒家伦理道德④法家法治观念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