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可能在分裂状态中发展壮大,争取国家统一是近代德意志民族的首要任务。下列有关德国首次统一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有利于未来德国的统一 |
| B.《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表达了对祖国统一和进步的渴望 |
| C.《1871年德意志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
| D.德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俾斯麦的杰出才干 |
钱穆在《国学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能够说明唐代“委员制”的有
①宰相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④ 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新唐书·食货志》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节级转动,水通则舟行,水浅则寓于仓以待,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失。此甚利也。”据此判断我国古代史书“食货志”记述的主要内容是
| A.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 | B.京城的迁移和变化 |
| C.社会经济状况及经济政策的演变 | D.山川河流的走向 |
唐初,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当时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会
| A.交皇帝裁定 | B.交门下省审议 | C.交兵部出兵 | D.交内阁处理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时人赞叹“江南之为国盛矣”。形成这种局面的基本前提和最主要因素应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
| C.大量北方人口的南迁 |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区域分布逐渐趋向合理,其表现有
①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②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③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到开发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