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A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1919年5月4日,国内爆发五四运动。远在欧洲的一战华工,时刻关注着中国国内的变局和巴黎和会的动向,但在当时的通讯传媒等条件下,国内各界对远在巴黎的中国代表的影响却鞭长莫及,欧洲一战华工挺身而出,直面中国代表施加压力,“他们预备每一个专使的命用三个人的命去偿他”迫使中国代表不敢在和约上签字。对这段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①欧洲一战华工在拒约过程中起特殊重大作用
②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不能真正维护国家利益
③该时期通讯工具没有电报,影响了外交活动
④五四运动与华工拒约行动都迸发着爱国热情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是宋朝交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曾是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 | B.流通地域仅限于四川省内 |
C.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D.该图实物属于第二手史料 |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逐渐形成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强大的文化体系。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儒家学说合法的生存根基逐渐丧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清末废科举考试制度,基本切断了儒学与政治的连接 |
B.西方近代科学影响下,儒家的真理地位受到人们怀疑 |
C.报纸、杂志和电影出现后,儒学的传播途径逐渐萎缩 |
D.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东渐,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规范 |
法国年鉴派大师有句名言:“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对活生生的事物(the Living things)的理解能力”,名言强调的是()
A.历史评价的科学性 | B.培养史识的重要性 |
C.搜集史料的方法 | D.史论经得起考验 |
改革成功与否需要同时满足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依据这一标准,属于成功的改革有()
①宗教改革②阿里改革③王安石变法④东欧国家改革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