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国后,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认为:“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基于这一认识,西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 ( )
A.实行刺史制度 | B.分封同姓王 |
C.实行察举制 | D.建立中朝制度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建国大业》以20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段史实最能体现
A.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 | B.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民主力量的胜利 |
C.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于抗战胜利后 | D.民主党派是创建新中国的主要力量 |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 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 B.淮海战役的胜利 |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
1924年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和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各政治阶层历来就具有团结合作、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 |
B.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目标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基本一致 |
C.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 |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