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I.
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大小与其食性有关,喙小的个体只适合于食小坚果,喙大的个体容易咬开大坚果,也食小坚果。下图为某海岛上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在1975到1978年之间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自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该地雀种群数量下降了约1000个,导致数量下降的环境因素是
。
(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有利变异是 ,若要证明喙的特征是可遗传的,还应做 实验。
(3)试分析地雀喙深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填序号顺序)。
①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生存机会增加
②气候变化导致雨量的变化
③种子的丰度的变化,坚果的平均大小与硬度的变化
④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的基因频率相对有所增加
II.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
(2)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时,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
(6分)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细胞分裂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
过程▲。
(2)图B所示细胞中含▲对同源染色体,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
为▲。
(3)若该动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4)设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a,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绘制此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5分)下图为光照条件下一个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图中序号,在短线上写相关文字):
(1)图中所示的细胞器A、B
分别是▲。
(2)图中物质b是▲,
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它
在A中[▲]▲部位
被利用。
(3)在A、B细胞器中增加了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
(4)实验室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植物,如果突然停止给予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表达的过程,结合所给图示一至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全过程叫
(2)看图回答:
图二 |
图三 |
图四 |
|
生理过程 |
|||
模板 |
(3)能完成图一中③④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五是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__种。
(5)基因中代表遗传信息,基因可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每空2分,共8分)浙江农科院陈锦江教授发现了油菜产油机制,光合作用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所示。并根据这一原理培育出高油油菜,产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
(1)你认为提高油产量的基本思路是
。
(2)图二是控制PEPcasc 酶Ⅱ合成的基因,其中a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该基因的b链也能转录,从而转录出双链mRNA,试问:
①PEPcasc 酶Ⅱ和PEPcasc 酶Ⅰ的本质区别是
。
②转录出的双链mRNA与图二基因的区别是
。
③为什么该基因转录出双链mRNA就能提高油菜产量
。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用 B 和 b 表示),请分析回答:
(1)9号个体基因型是,该病的遗传过程遵循定律。
(2)在第Ⅲ代个体中,可能不带致病基因的是()
A.10 | B.9 | C.8 | D.11 |
(3)Ⅱ代4号个体基因型是BB的概率是。
(4)该图能否是红绿色盲病的系谱图?为什么?
。